「那些美無法訴說,只能不斷重返。」—娜恩・雪柏德
圈谷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受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委託,執行霞喀羅古道周邊部落生態旅遊的培力計畫,從去年10月開始,我們希望達成的目標,就是要整合團隊,建立共識,建立運作機制,期使更臻成熟,未來可自主營運。並與參與的學員共同規劃遊程內容、可承載量、遊客導入、交通接駁、服務品質及成效評估。到今年8月,不到一年的時間,開始了我們的第一次部落體驗行程。
這次體驗行程進行的主要場域有兩處,第一天在秀巒部落,第二天在霞喀羅古道,秀巒部落海拔在850至880公尺之間,泰雅語為篤難(tunan),意為市集之處,因為早期附近山區各部落族人,通常都集中在秀巒這處河谷盆地交換物品。是前往司馬庫斯、鎮西堡的必經之地。秀巒部落的控溪吊橋全長約60公尺,橫跨白石溪(薩克亞金溪)上,吊橋下游不遠處為軍艦岩吊橋,秋季時為賞楓勝地。過控溪吊橋下方為白石溪(薩克亞金溪)、泰崗溪(塔克金溪)之二溪匯流處,匯流後往北行是為玉峰溪(馬里闊丸溪),此為大漢溪的上游,溪邊有數個平易近人的野溪溫泉小池通稱其為「秀巒野溪溫泉」。遊客在秀巒,充分感受到秀巒的俊秀美好,以前很多遊客都是把秀巒當作路過不停 ,只上廁所的地方,但這次的體驗,發現秀巒不但有很溫暖的風土人情,濃濃的泰雅文化,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還有野溪溫泉及峽谷美景,這些都是吸引遊客願意到此一遊的特色風情。
霞喀羅古道橫跨新竹縣尖石鄉及五峰鄉之間,為平緩易行的步道,全長約22.5公里,海拔介於1300公尺至2322公尺之間,穿越臺灣中海拔地區,植群帶屬於櫟林帶,也就是大約在盛行雲霧帶之間,為台灣山區雨量最豐富的地區,沿線經過柳杉林、桂竹林、杉木林、楓香林等人工林,及一大片的天然林,森林中以殼斗科及樟科植物為最主要的優勢植物;自然生態豐富而多樣。整條霞喀羅古道跨越大漢溪與頭前溪的集水區,沿路跨越許多溪澗支流,建構許多的木棧道及吊橋,形成溪谷地形的特色;而步道有多處極佳的賞楓點,每年東北季風開始吹拂的季節到隔年的春節期間,滿山火紅的紅葉是夢幻級的賞楓古道。除了豐富的自然生態之外,當地泰雅族遷徙及開墾的事蹟,以及日治時期警察駐在所的遺址,都頗具歷史價值。走在霞喀羅古道,就仿彿進入綠色時光隧道,讓人緬懷起當年可歌可泣的泰雅族人抗日歷史,並且透過殘存的砌石邊坡、土牆、駁坎、電線桿,重新發現沿線數座駐在所遺址,讓人深深感受歷史的脈動與震撼。
我們把這些特色生態景點、歷史故事、原住民文化加以包裝,成就了本次的部落體驗行程,雖然還不夠成熟完整,有許多的原住民元素還可以予以呈現,但部落能參與的人還是不夠多,現有的夥伴為了成就我們共同的夢想,每位參與的夥伴無不盡心盡力,讓人感動,願生態旅遊可以成為部落永續經營的產業,也願原住民文化及此地的特色美景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這只是一個開始,還有兩年的時間要努力,夥伴們加油!讓我們一起創造更多的可能。
第一天 秀巒部落導覽
第二天 美好的一天從悠閒的早餐開始
登山口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