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的形狀—新竹縣工藝展》


經由一連串的田野調查,延伸出「生活的形狀」主題概念,一切都在悄悄成形......
九降風吹,米粉熱燙燙端上桌,柿餅散發橙黃色的香氣。
頭前溪流,圓潤的溪石被撞擊出獨樹一幟的樣貌。
 
大自然構築成一張細密的網,溫柔地包覆土地,形塑它的樣貌。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穿梭、踏尋,巧聲無息染上大自然賦予的色彩。受土地滋養的職人們,或屏氣凝神,或悠然自得,將吸收的養分,轉化為手中的器物,生活樣貌的實體就此成型。
 
日本民藝運動之父柳宗悅在《工藝之道》一書中提到:「美是用的體現,用與美結合,就是工藝。」工藝建構在「用」之上,而「用」緣自於生活,因此工藝與生活可說是一種相依互生的存在。生活淬鍊著工藝,工藝靜聲地進入生活,在地人們的習慣與民情,甚或自然環境,皆成了工藝的養份,人們則在代代相傳的「用」之後,鋪陳出了一部分常民的生活史。而匠師創造形形色色的生活器物用以服務眾人,隨著人們日日使用而磨損、順手,更加展現器物之美。創造了這些生活器物的匠師,可謂是滋養了人們生活樣貌的助力者與付出者。
 
在這座風城的架構下,我們以「工藝」為主軸,追尋土地、人與器物之間的情感連結,探索三者間的脈絡。透過《日子慢慢吔流—新竹縣工藝品徵件比賽》以及新竹縣內工藝家田野調查,邀請得獎者與縣內創作者參與此次展覽,再次提現工藝的「用」與「美」,找回匠人的心意與常民的生活之間那座綿延而優雅的橋,也在工藝中感受新竹生活的形狀。

新竹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生活的形狀—新竹縣工藝展》已於上週六開展啦!在展場中,除了能看到8件得獎作品外,還有5位具有特色的創作者及店家參與此次展覽,分別為:北埔鄉陶藝家廖禮光、關西鎮 石店子之冶茶四九 陶藝家賴傳莊、竹東鎮木作卡榫家具 意念工房新埔柿染坊 、玻璃創作者丁右尉
 
除了工藝作品外,我們也邀請五峰鄉泰雅族人協助使用白蘭部落的桂竹於展場中搭建竹架、並用北埔李謙宏製作的米粉架、芎林鄉李錦員製作的斗笠、新埔柿染坊的柿染布作為裝飾,展場各處皆是由新竹的作者們構建而成。
 
在此,再次感謝受邀展覽的店家及創作者,以及為展覽空間增色的竹架、米粉架等創作者的大力支持!
 
誠摯的邀請大家到展覽現場觀賞工藝家的作品、桂竹之美、米粉架展現竹編的細膩,以及閱讀我們為田野調查所做的手冊,更加了解許多創作者們的小故事。
  
▲《生活的形狀—新竹縣工藝展》
 日期|108年10月26日(六)至11月3日(日)
 時間|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藝思空間
(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日子慢慢吔流 
#新竹縣工藝品吹拂計畫 
#生活的形狀 
#新竹縣工藝展


展場中有田野調查的手冊,分為上下兩冊,裡頭有許多創作者的小故事,歡迎大家翻閱!

展場中吊掛手冊的架子,正是大家印象中拿來曬米粉的米粉架,由北埔李謙宏李城誌父子所製作,透過這個米粉架,能感受到精煉成熟的竹編技法。

左邊為此次「第二類組—居家用品及配件組」首獎作品,由 淨木坊 羅彥辰先生所製作。
右邊則是新竹縣竹東鎮 意念工房 的參展作品。

新埔柿染坊 新創立的品牌kirkir,重新詮釋柿染,將布料轉化為更能融入現代生活中的物品。若大家有興趣,可以到現場翻閱田野調查手冊介紹或重新回味先前發布的文章 https://reurl.cc/qDVO1E ,pinkoi也有網路商店喔!
後方則是石店子冶茶四九的賴老師自備的傳統的客家謝籃,現在已經很難見到了!

左:關西鎮 石店子之冶茶四九 賴傳莊老師的樹段壺茶具組,透過雕塑與茶陶融合,創造出於生活中使用的藝術品。於展覽田野調查手冊中,也能看到賴老師的創作故事。
中:北埔鄉廖禮光老師使用北埔土所製作的柴燒茶具組。廖老師透過多年熟練的柴燒技法,製作出寧靜優元的茶具組。
右:新生代創作者丁右尉的作品。為了學習吹製玻璃,特意到新竹學習玻璃工藝,並將玻璃的流動感,展現在作品當中。
此三件作品都非常精緻,同時也適宜在生活中使用,歡迎大家到現場感受工藝家凝煉出的好作品。非常感謝創作者們的支持!

「第一類組—食器組」首獎,由 川月堂 鍾鏡平先生所製作。

由芎林鄉竹林竹藝行的李錦員先生所提供。
因喜愛竹編,而進行了大量竹編創作,包含竹編時鐘、農具、等等。若想更加了解他的故事,現場田野調查手冊中也有喔!

歡迎大家到松山文創園區 藝思空間 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