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金頂側耳」這種在部落被稱為黃金菇的蕈類,是在宜蘭縣大同鄉的南山部落,從南山部落長老教會陳和平牧師描述南山周邊的民族智慧時提到,陳牧師當時也是大同鄉生態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對於南山部落的生態保育及文化復育付出許多心力,陳牧師口中的黃金側耳(當地泰雅語名稱 Sqruw ),部落族人一般稱它為黃金菇。說它的滋味很甜美,吃起來就像是吃Q彈的鮮嫩雞肉一般,陳牧師提到這種菇類,是生長在一種泰雅名為Qbuli的樹種,族人會先進行樹體下方環狀剝皮,三年之後樹木就會枯竭,再予以砍伐,之後等到雨季來臨,就會在樹上長出許多肥美的黃金菇。而黃金菇為族人非常重要的山裡蕈類菜餚美食。這是我對「金頂側耳」的第一印象。
第二次再聽到它的名字是在新竹五峰鄉的白蘭部落,當地的mama(部落長輩)提到黃金菇,也是讚譽有加,肉質細膩、質地滑嫩,味道像是新鮮美味的雞肉,那時候我開始對「金頂側耳」有了更強的好奇心,問族人到底泰雅語的Qbuli是哪種植物,它有哪些外觀特性,族人大多無法詳盡描述。
第三次聽到它的名字是在新竹五峰鄉的石鹿部落,在一位友人喇藺猶命的山上竹屋訪談,當中的一位 mama告訴我這種黃色的野菇泰雅名稱叫做「私有際」,長在一種叫做「喝怒」的樹幹木頭上,但不知道它的中文名稱。
早期泰雅族文化中沒有文字記載,許多的文化及知識傳承都是透過口耳相傳,而同樣是泰雅族部落,又會有地方口音及用語不同的差異,加上現代的部落年輕人大多是到山下求學、工作,難得有機會跟隨部落長輩到森林中工作,當我問起時,大多都知道黃金菇,也食用過,但卻無法回答它是依賴何種植物生長的。後來才知道,很多的族人只有在「金頂側耳」長出來的時候,在森林中碰巧遇到而進行採摘,那時候的宿主樹木葉子早就已經掉光變成枯木,僅留的樹皮木頭,就很難辨認是哪種植物。到底!誰是它的宿主?孢子如何傳播?何時施行環剝?如何操作?何時可以採收?怎樣烹調?....因為遍尋不著這些解答,我的心中曾經擔心這樣的民族智慧,是否有一天會因為泰雅傳統文化的式微而斷了線。
再次聽到「金頂側耳」是近日在新竹尖石鄉的養老部落,我和頭目mama談論起部落周邊的動植物,mama突然拿出手機中的照片與我分享,這「金頂側耳」躍於眼前,吸引著我的目光,言談之中,從頭目mama口中說出的,對於「金頂側耳」的描述跟上述兩部落差不多,味道都是類似鮮美的雞肉一般,這一次似乎醍醐灌頂般的,終於找到較明確的答案,因為在部落周邊就有這樣的宿主植物,頭目直接帶我去看到底是哪一位。
「金頂側耳」(學名: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又名為榆黃蘑、金頂蘑、玉皇蘑、珊瑚菇,俗名黃金菇,屬於擔子菌門,擔子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是一種可以食用的木棲腐生菌,在森林生態系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分佈的範圍在俄羅斯東部,中國北部和日本等地方,在台灣則分佈在中海拔山區,個人推測其原因,應該是跟著宿主樹木及傳播媒介同步分佈。根據國外的研究,其宿主通常是榆樹種類等較硬的木頭,榆科中的榆屬植物,主要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生長,在這些區域「金頂側耳」的孢子則是透過一種天牛(Callipogon relictus )來傳播,由於口味鮮美,營養價值高,栽培容易,所以在中國被商業化種植,而根據研究,它的營養價值高,含有多種必需胺基酸、維生素及礦物質,除了是很好的抗氧化劑,同時也具有增強免疫力,降低膽固醇的功效,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肥胖症狀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
近年來林務局為了突破山村經濟的發展,放寬林業用地的條件,林下經濟即將合法申請林地使用,蕈菇類的種植將是一項很好的林下經濟選項,如何讓部落的智慧源遠流長,部落的經濟能更有效且永續的發展,對於這些傳統知識智慧的傳遞與科學化運用,更加刻不容緩。如何同時讓重視生態保育,重視原住民傳統文化智慧傳承演進,及部落經濟得以改善,環境資源得以友善永續利用等多重需要被看顧的重點並行不悖,需要有更多有心的人一起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