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傍晚,人都還沒到秀巒部落,大雨跑在族人前面,用最熱烈的姿態歡迎我們。也多虧一場大雨,洗淨空氣中的塵埃,走在控溪吊橋上,能看到遠方矗立的軍艦岩閃閃發光,橋下白石溪湍急的流水聲像最歡騰的樂章,大自然的開闊一覽無遺。晚餐族人為我們準備豐盛的菜餚,紅彤彤圓桌擺滿一大桌,還有部落特有的炒昭和草與竹筒飯,每個人無不吃得打個飽嗝,為隔天霞喀羅古道半程行儲蓄體力。
第二天清晨,太陽照在門廊上,天空清朗,預示著這將會是幸運美好的一天。族人帶領我們向祖靈祈福,每個人手沾米酒,求祖靈守護我們進山平安。
頭目走在最前面,行至一轉彎處,突然說「看,這是金線蓮。」,它隱身在一片雜草裡,尺寸不過指甲般大,卻逃不過他銳利的雙眼。過陣子頭目又說「你們聽,遠方有山羊在叫。」靜下來側耳傾聽,果然有動物的叫聲。在觀查金線蓮及聽山羊叫聲的同時,也驚嘆族人在生活中鍛鍊出的好眼力及好耳力,他們甚至不用屏氣凝神、專心致志,就能發現自然中最細微的事物。
霞喀羅古道中有豐富的自然景觀,途中我們經過了大片的竹林,也在楓香林底下坐著休息。這些自然景色中,過去有著大大小小的駐在所,徐如林老師沿途向我們介紹,有些已經完全化為塵土,有些僅剩駁坎能證明曾經存在過。邊聽著頭目和老師的講解,轉眼我們就行至高繞處。
高繞處是整段行程中的小亮點。此段需壓低身體,手腳並用,穿過巨木與地面之間的小空間,再拉著繩索,如同飛簷走壁般拉著繩索採踏石頭垂降至低處,接著足間點過幾條小溪,來到高潮—全身趴在地上,拿出全部的精神,小心踩踏約一百階木梯到底部,大功告成!接下來只要慢慢的往上走,就能抵達優美的白石吊橋。
一行人在體驗了後半程小小刺激後,一到白石吊橋,便迫不及待拿出族人為我們準備的獵人便當—山豬肉、苦花、飯裝在竹筒中,用芭蕉葉包住,以棉線綑緊,像一個長形的粽子。除了山豬肉,還有部落獨有的鮮味,苦花魚,在山中還能吃到這樣的美味,著實讓人感動。
當然來到此地,不能不走一趟白石吊橋。風輕輕的吹,橋輕輕的搖。有勇者無需搭著兩側扶手,昂首闊步在橋正中央,也有瑟瑟發抖卻仍想一覽美景的挑戰者,緊抓著扶手,三秒一步往中間移動。只要一踏走到吊橋中心,無論是哪種人,皆會被眼前的美景征服。環繞的山、清澈的溪水,涼爽的風,前面三小時爬山的疲憊一掃而空。
充足的休息過後,遠方烏雲悄悄靠近,雷聲響動,我們一行人趕緊下山,剛到登山口,雨也滴了下來。
「哇!感謝祖靈保佑!」大家笑著說。
「那些美無法訴說,只能不斷重返。」引述英國作家娜恩・雪柏德在《山之生》中對山的描述。
這句話同時也精確的描述了我們對霞喀羅古道的情感。
不僅僅霞喀羅古道中巨大的楓香林、翠綠清幽竹林這些大自然帶來的感動,還有兩端泰雅部落文化及霞喀羅背後的的歷史,都值得我們不斷重返,追尋更多這片土地的記憶。
另外,特別感謝部落族人、徐如林老師大力協助,讓我們能圓滿完成這次的活動。
------------------------------------
活動預告--小旅行活動報你知:
在8月17.18號以及8月24.25號我們將會舉辦霞喀羅周邊部落小旅行體驗行程,詳細情形還請持續關注我們的粉絲專頁,會更新更多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