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下幾天的雨,濕冷的城市彷彿置身於山裡,一早身體夾雜沉沉的水氣準備上山,進入山的身體裡彷彿走進隧道,迎接我們的是藍天與暖陽,遠處的山被幾棵紅色的楓樹畫上小腮紅,沿途羅氏鹽膚木與木芙蓉花朵盛開,雨水與風帶來山的訊息。,
到了秀巒部落,我們實地複習景點的解說,起初夥伴因為目光的焦聚,顯得有點害羞,走到白石吊橋時,明珠姐提起小時候:「以前吊橋不在這,以前我們住在河的旁邊,吊橋在下面用木頭搭的,但這邊山壁會崩塌、河水常氾濫,所以改在上面….。」
而今,白石吊橋邁入百年歷史,鋪敘族人移居的故事,原來最早族人住在吊橋另一頭的山,也是明珠姐的娘家,橋是唯一連結外面的必經之路,是搭起族人生命的故事,透過言說傳達記憶的橋梁。
言語之中許多過往的位置、人事物已面目全非,歷史成為故事,口述成為最真實的記憶重現,導覽亦是如此。
導覽的同時掀開族人過往的回憶,鬆開緊張的氛圍,大家露出生動與活潑的神情,把分享融入生活,成為身體的一部分,自然流露出每個人身上的特質,也是導覽評分之一,讓夥伴參與導覽,希望夥伴用自己的方式說自己的故事,讓土地的故事持續流傳。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月圓人團圓😀
想了解更多霞喀羅古道的故事和資訊, #請按讚關注
#◆拾起霞喀羅古道◆